关于进一步明确吉林省职称评聘工作中若干政策的通知

为深入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关于进一步明确吉林省职称评聘工作中若干政策的通知,下面是我为你介绍关于进一步明确吉林省职称评聘工作中若干政策的通知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微信号:ctkjcq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关于进一步明确吉林省职称评聘工作中若干政策的通知

吉林省人事厅

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职称评聘工作中若干政策的通知

吉人字[2008]78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事局、长白山管委会劳动人事局,省 *** 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处,驻省中单位人事(干部)处:

为深入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我省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推进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现就我省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中有关政策明确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关于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政策规定

(一)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中学历学位认定的规定

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中所要求的学历学位是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认可的院校和经总政、总参批准认可的部队院校所授予的学历学位;中央党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党校对学制两年以上的长期班次学员所授予的党校学历。不属于上述院校授予的学历学位证书和各种培训班修业、结业证书或专业证书,均不能视为资格评审条件中所要求的学历学位。

(二)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中年龄、专业工作年限、任现职时间及业绩成果有效期计算的规定

申报人员的年龄按照申报年的12月31日计算;专业工作年限、毕业年限、任现职时间均按上一年度12月31日计算(满9个月的可按1年计算);业绩成果有效期截至上一年度12月31日,申报本系列更高级别专业技术资格的业绩成果有效期可延至申报人材料在单位内部公示之日前。

(三)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中著作论文及奖项确认的规定

专业技术人员所提供的论文,系指在省级以上正式期刊公开发表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论文,非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的论文,副刊、增刊、论文集等刊登的论文均不能作为评审条件中要求的论文。凡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通报确定的违法刊物、盗用刊号刊物、盗版印刷刊物等刊物上刊发的论文一律无效。专业技术人员所提供的学术(技术)成果获奖证书,应为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奖励项目,非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的奖励项目不能作为评审条件中要求的奖励项目。

(四)职称外语等级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相关规定

1.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合格证书级别和有效期限的规定

(1)通过考试取得国家和我省职称外语等级考试A级合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可评审(聘任)各级专业技术资格(职务),其取得的证书不受证书有效期的限制,长期有效;

(2)通过考试取得国家和我省职称外语等级考试B级合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可评审(聘任)除要求外语考试达到A级合格标准以外的各专业系列的专业技术资格(职务),其取得的证书不受证书有效期的限制,长期有效。

(3)通过考试取得国家和我省职称外语等级考试C级合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可评审(聘任)国家规定的对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职务),其取得的证书不受证书有效期的限制,长期有效。

2.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相关规定

(1)评审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在申报年度内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周年的不做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要求。

(2)通过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累计取得不相互重复的2个、3个、4个科目合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分别评审(聘任)中级、副高级、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职务)。

(3)通过考试取得我省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正高级合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可评审(聘任)各级专业技术资格(职务);通过考试取得我省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副高级合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可评审(聘任)副高级和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职务);通过考试取得我省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中级合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可评审(聘任)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职务)。合格证书不受证书有效期的限制,长期有效。

(4)从2008年起,吉林省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合格证书不再作为省内评审(聘任)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的凭证。

3.因工作原因在省外参加职称外语等级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人员,必须达到或取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或原国家人事部)合格标准或颁发的合格证书,方可在我省参加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

4.中直单位委托我省评审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达到或取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或原国家人事部)合格标准或颁发的合格证书,方可在我省参加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

5.外省(市)委托我省评审的专业技术人员需提供本省(市)有效的职称外语等级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方可在我省参加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

(五)评审公示的规定

从2008年起,除按规定要求申报人申报业绩材料在本单位公示外,各级 *** 人事部门要通过各种方式,将其所负责评委会的评审结果集中向社会进行为期5天的公示。未经公示的人员、公示有异义未经核实和核实确有问题的人员一律不得办理相关手续。

二、关于专业技术人员聘任的政策规定

各事业单位应按照 *** 人事部门核定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和数额,在本单位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中,择优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一)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规定

各单位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工作由各单位业务主管部门按照吉政办发[1991]38号文件中关于“大中专毕业生转正定职”的规定负责核准。无业务主管部门的单位由各单位自行负责核准(国家实行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专业系列除外)。

(二)研究生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认定的规定

取得研究生毕业证书并获得硕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3年或工作满1年,从事本专业工作累计满3年的人员,经考核合格者,由所在单位报主管部门和省人事厅核准,可认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国家实行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专业系列除外,参加工作后一般按助理级管理,但不办理转正手续);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参加工作即可认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国家实行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专业系列除外,不办理手续)。

(三)事业单位中高层次人才聘任的规定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省高级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省拔尖创新人才工程人选等特殊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我省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允许低职高聘。上述人员的聘任可不受本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更高级别和岗位数额的限制,经主管部门同意,按岗位管理权限报 *** 人事部门核准后,由所在单位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四)通过国家各类各级专业技术资格和职(执)业资格考试人员聘任的规定

事业单位中取得国家各类各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证书的人员,由所在单位在 *** 人事部门核定的专业技术岗位数额内,根据工作需求情况进行聘任;取得职(执)业资格人员,由所在单位在 *** 人事部门核定的专业技术岗位数额内,根据工作需求情况,按照《全国职(执)业资格与专业技术资格对照表》(附件1)和《吉林省职(执)业资格与专业技术资格对照表(暂行)》(附件2)进行聘任。上述人员办理聘任手续时必须提交相应级别的职称外语等级合格通知书(或证书)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按政策免试的人员除外)。

各类企业(含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三、关于推行“评聘结合”改革的政策规定

(一)实行“评聘结合”改革单位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规定

已实行“评聘结合”改革的中小学和高校,在中小学教师系列,高校教师、研究、实验系列岗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职务可由所在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在 *** 人事部门核定的专业技术岗位数额内,采取评审、评议、评估、考核、考试等多种方式确定聘任人员,由单位和个人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并由用人单位正式发文公布。聘期一般为3年。聘期结束后,由用人单位重新组织相应的评聘。

(二)“评聘结合”改革专业系列聘用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发放的规定

从2008年起,实行“评聘结合”改革的事业单位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统一由省人事厅颁发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原已实行“评聘结合”改革试点学校聘任的人员可由省直单位业务主管部门或当地 *** 人事部门统一到省人事厅补办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四、关于其它评聘政策的规定

(一)企事业单位中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从党政机关调入人员、军队转业人员、留学回国人员首次评审专业技术资格,可不受资历、台阶和职称外语等级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限制,按照相应专业系列评审条件中规定的学历和业绩条件,直接参加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首次评审未通过人员,再次评审专业技术资格时,须通过职称外语等级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

(二)因工作岗位变动参加专业技术资格改职的人员,在现岗位工作满1年以后,可按现从事岗位的专业系列评审条件参加改职评审。从无职称外语等级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的系列(专业),改职到有要求的系列(专业),评审时应提交相应等级职称外语等级合格通知书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跨系列改职不得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

改职后,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时,专业完全相同或专业相近的,系列相同、专业相近的,改职前和改职后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可连续计算;系列和专业都不同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不能连续计算,从取得现专业技术资格之日算起。

(三)按照国家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规定,事业单位不设置政工专业岗位。现在事业单位(包括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并取得政工专业职务的人员,可按照现工作岗位的专业系列评审条件参加改职评审。改职到有职称外语等级或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的系列(专业),评审时应提交相应等级考试合格证书或合格通知书。国家已实行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的专业系列不能通过改职评审取得资格,必须通过考试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四)专业技术人员经评审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按资格证书发证机关授予的时间计算;经考试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按国家规定授予的时间计算;转正定级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按最终核准单位授予的时间计算。

(五)专业技术人员在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时提供各类伪造证件及假论文、假业绩、假成果等一经查实,取消其评审资格,5年内不得参加 *** 人事部门组织的各类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各级优秀人才的推荐和评选;不得参加 *** 人事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资格和职(执)业技术资格考试。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2年内年度考核不得列为优秀等次。

(六)各评委会办事机构报送本评委会评审通过人员中,明显不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双破、跨台阶评审、跨系列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无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合格证书且不符合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免试条件等)和经核实存在违纪违规行为而评委会未注明任何说明的人员累计达到通过人员总数3%的,省人事厅将对该评委会进行整改;达到5%的,2年内不得组织开展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达到10%的,将取消其评委会组建权。

(七)从2008年起,我省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丢失后,不再进行资格证书补办,由省人事厅开具专业技术资格证明,证明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办理资格证明需持当地党报登报丢失证书作废声明原件、本单位介绍信、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2份、1寸照片1张、本人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定)表原件到省人事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办理。

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凡与本通知中的有关规定不符的,以本通知为准。

本通知中的有关规定由省人事厅负责解释。

专业技术职务概念

专业技术职务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的,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并需要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担负的工作岗位,不同于一次获得后而终身拥有的学位、学衔等各种学术、技术称号。

职业高中的教师职称和普通高中的教师职称是否一样

是职业高中吧,职高和普高教师职称一样,以后转普高职称同等对待,当然算了。

高职低就是什么意思?

高职低聘”,指的是高职称岗位聘任了低职称人员。

“低职高聘”是“高于任职要求的聘任”,比如:单位有一个中级职称岗位,正常来讲聘任一个具备中级职称的就可以了,完全能够胜任,但 *** 的却是高于中级职称的更高职称。通俗点讲,一个2段位的岗位,聘个2段位的人就是标配,但你聘了个3段位或更高的就属于高聘。

另外,在机关企事业单位,还存在一种”低职高配“的普遍说法,指的就是低级别岗位配置高职务干部,这个比较好理解,比如你一个乡镇正科级行政单位,配一个副处级资格的党政负责人,这就属于高配。同样也存在”高职低配“的现象,道理与其相反。

扩展资料:

”低职高配“是干部任命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变相提高待遇的通常模式,在平时比较常见,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括号内级别。

近年来,随着干部任命越来越正规化,”低职高配“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和约束,原则上讲无特殊情况是不允许这种超配现象存在的,但由于历史原因,这类现象也并未杜绝。

嗯,职业高中是属于什么职称?

职业高中是对学校的性质进行的分类,不是什么职称。高中可以分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特教学校(如聋哑学校,工读学校等)。

[吉林省]吉林市职高职称公示,吉林市职高职称公示名单

吉林省中级职称评审条件是什么啊

呵呵,很高兴可以帮助到你

每年都不一样,但大体都差不多,只不过细节上有一些小小的差异

你可以拿北京的标准作参考:一、指导思想:

以 *** 人事人才理论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立健全教师发展激励机制为核心,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开发、利用和优化教育人力资源为根本任务,推进职评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在教育行政部门宏观调控下,赋予基层单位更大的人才评价自 *** ,充分体现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的转变,提高人才评价的信度和效度,使职评工作切实成为推动区本、校本两级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力杠杆。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原则;坚持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竞争激励的原则;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原则。

三、对认定或申报各级教师职务人员的学历资历要求:

(一)认定各级教师职务人员的学历、资历要求:

从2004年起,中小学初级教师职务包括中学二级教师、小学二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职务不再履行评审程序,而是由用人单位按岗位需要,经考核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直接聘任相应教师职务。同时,填写《平谷区教育系统初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认定表》,报教委人事科办理直接认定任职资格的相关手续。认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是指大学本科毕业后见习或任教一年期满、大学专科毕业后任教三年以上、中专毕业后任教五年以上并已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中专毕业后任教一年以上五年以下并取得大学专科学历满二年,认定中学二级教师职务;大学专科毕业后见习或任教一年期满、中师毕业后任教四年以上并任小学二级教师三年以上,认定小学一级教师职务;中师(中专)毕业后见习一年期满认定小学二级教师职务。

(二)申报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职务人员的学历、资历要求:

1、硕士研究生毕业当年、大学本科毕业后见习或任教一年期满、大学专科毕业后任教六年以上并任小学一级教师五年以上,可以申报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后取得规定学历的小学教师任小学一级教师职务五年以上,也可以申报小学高级教师职务。

2、申报教育教学管理专业的人员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还需专职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满三年,并专职从事教学工作满二年。

(三)申报中学教师职务人员的学历、资历要求:

申报中学教师职务应具有大学专科或以上学历,1961年1月1日(含1月1日)以后出生的中学教师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必须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申报中学各级职务的学历、资历的具体要求是:

1、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次年、大学本科毕业后任教五年以上并任中学二级教师四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后任教七年以上并任中学二级教师四年以上,可以申报中学一级教师职务。原不具备规定学历,取得大学专科学历后任中学二级教师四年以上,也可以申报中学一级教师职务。

2、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次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任教六年以上并任中学一级教师五年以上、本科毕业后任教十年以上并任中学一级教师五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后任教十五年以上并任中学一级教师八年以上,可以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后取得大学专科学历的中学教师任中学一级教师职务八年以上,也可以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后取得本科学历的中学教师,其中学一级教师职务履职年限从取得专科学历后算起。

3、申报教育教学管理专业的人员(中层以上职务)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还需从事教学工作满五年,并专职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满五年。

4、小评中高:

⑴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次年;⑵本科或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取得小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满五年;⑶具备专科学历,从事小学教学工作满二十年,取得小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满五年;⑷申报教育教学管理专业的人员(校级干部)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还需累计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满十年。

(四)申报中专教师职务人员的学历、资历要求:

申报中专教师职务应具有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其中1982年及以后普通高校毕业的人员应当获得学士学位。申报各级教师职务的学历、资历要求是:

1、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后任教一年以上,可以申报助理讲师职务。

2、大学本科毕业后任教五年以上,并任助理讲师四年以上,可以申报讲师职务。原不具备大学本科学历,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后任助理讲师四年以上,也可申报讲师职务。

3、大学本科毕业后任教十年以上,并任讲师五年以上,可以申报高级讲师职务。原不具备大学本科学历,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后任讲师五年以上,也可申报高级讲师职务。

四、关于担任班主任工作年限问题:

(一)申报中级或高级教师职务需在取得低一级职务任职资格后,担任班主任工作满二年。

(二)从事年级组长、副组长(年级主任、副主任)、团队干部、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课外活动指导教师,在晋升教师职务时,可视同班主任岗位,计算班主任年限。

(三)对于在没有班主任岗位设置的单位工作的教师,评聘教师职务时,暂不要求班主任工作年限。

五、关于破格申报中、高级教师职务问题:

对于中小学不具备规定学历、任职年限要求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的某一方面成绩特别突出,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先将有关资料交教委人事科审批后,破格申报高一级教师职务。

(一)获得下列奖项之一: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二)获北京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特、一、二等奖。

(三)国家统编教材的主要编写者。

六、关于外语考试问题:

1955年1月1日(含1月1日)以后出生的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的人员必须取得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C级合格证书。2000年及以后取得的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B、C级合格证书在评聘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时有效。外语教师必须参加第二外语考试。申报中专高级讲师和申报讲师的人员必须分别通过B级、C级外语考试。

对于参加当年外语考试成绩不合格者,在取得中学一级教师职务以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参加本年度中高评审。即,获区县级及以上教育系统先进称号或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及以上奖项;国家统编教材的主要编写者;参加全国、市学科评优、教育教学论文评优获全国性奖励或市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试外语:

(一)第二学历是外语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申报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二)获得硕士学位申报中级职务,获得博士学位申报正副高级职务。

(三)近5年内有正式出版的译著,且达到5万字以上,通过市人事局组织外语考核的。

七、中、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推荐程序及办法:

为使我系统职评工作与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趋势相适应,充分体现基层单位的人才使用、人才评价自 *** ,从2004年起,我委将本着求真务实,贴近学校的基本原则,在职评工作上实行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各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严格把关,周密安排,公平公正、科学高效地完成对参评教师的量化考核、推荐工作。

(一)校内推荐中、高级教师职务的组织建设:

各学校要分别成立领导评议组、听课评议组、答辩评议组,各评议组成员要有较高的政治、业务及政策水平,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工作认真,在群众中有较高威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1、各评议组的人员构成:

领导评议组、听课评议组和答辩评议组分别由5~13人组成,各评议组成员应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校长分别任三个评议组组长。其中,领导评议组由校级干部和教职工代表组成,教职工代表人数(包括中层干部)不少于领导评议组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听课评议组、答辩评议组成员要涵盖本单位所有参评教师的申报学科,且两组除校长之外的其它成员不得交叉重复。

2、组建评议组的基本原则:

⑴坚持回避原则。凡本人或其亲属当年申报中、高级教师职务的,不能当选为评议组成员。

⑵坚持民主原则。领导评议组成员(校长或行政一把手除外)必须通过教职工民主选举产生,本单位所有在岗教职工均有选举权。若实行提供候选人选举产生领导评议组成员的办法,则首先要由校级领导班子和工会主席共同酝酿提名,确定多于领导评议组成员规定人数1~2名的候选人,然后由全体教职工进行差额投票选举,按得票数多少排列名次,确定领导评议组成员。领导评议组产生后,由领导评议组集体推荐产生听课评议组和答辩评议组成员。

(二)各评议组的主要职责:

1、领导评议组:其主要职责是向本单位全体教职工传达职评工作有关文件精神,根据本单位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制定量化的师德评价标准,对申报中、高级教师职务人员的师德表现和荣誉业绩做出量化评价,并向中、高级教师职务评委会提出晋升相应教师职务的推荐意见。指导、协调、监督听课评议组、答辩评议组的日常工作,整合人力、物力资源,保证本单位职评工作公正高效,稳步推进。

2、答辩评议组:负责制定量化的答辩评价标准,对本单位申报中级教师职务人员进行答辩考核,明确指出优缺点,并给出分数。评议组成员的平均分为教师个人的最后得分。

3、听课评议组:负责对本单位申报中级教师职务人员进行听课考核,明确指出优缺点,并给出分数。评议组成员的平均分为教师个人的最后得分。

学校制定的关于对中、高级申报人员的考核评价方案必须经教代会讨论通过后方可执行。各单位要将评议组成员情况、考核评价方案、答辩题目、各项工作的具体日程安排及对参评教师的考核结果,按照规定时间、规定项目报送教委人事科。

(三)校内考核推荐中、高级教师职务应完成的主要任务:

学校推荐中、高级教师职务应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原则,对所有申报人员都要进行量化考核评价,根据量化考核结果确定推荐中、高级教师职务的人选。

对申报中级教师职务人员,考核评价从师德表现、答辩、听课、荣誉业绩加权等四个方面进行。其中,师德表现、答辩、听课各占100分,用三项总分除以3计算出个人平均分。在此基础上,计算个人业绩加权分,按个人平均分及加权分之和排列个人名次。

师德评价应从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几个方面进行。

答辩考核应从素质教育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本学科教材教法以及校本师资培训、学习型学校建设、通读各学科教材活动所规定的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力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参评教师加以考查。每个教师的答辩题目不得少于两道,且教师之间的题目不得重复。

听课考核以中、小教科制定下发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依据。

荣誉业绩加权按《平谷区教育委员会关于教师职评、考核工作加权项目的有关规定》执行。

对申报高级教师职务人员,学校只对其进行上述四项评价中的两项评价,即师德评价和荣誉业绩加权,以师德分数和加权分之和排列个人名次。

(四)校级中、高级教师职务推荐程序:

1、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职评文件,领会文件精神。

2、全体教职工投票选举,产生领导评议组成员。

3、由领导评议组推荐产生听课、答辩评议组成员。

4、各评议组制定各项考核评价方案,并交由教代会讨论通过。

5、教师个人申报,提交反映本人任职资格条件、工作水平、能力成就的有关材料。如毕业证、合格证、获奖证书等。

6、领导评议组根据文件规定,对申报人员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把关,确定其是否符合申报条件。

7、各评议组按照职责分工,对所有申报人员进行量化考核评分。

8、推荐上报。按总分的排列名次,取与推荐名额相等的人数,确定推荐人选,报教委人事科。

(五)几个具体问题的说明:

1、没有学生的单位由单位负责出面协调,统一委托到其它学校进行听课、答辩考核,分数单列。师德评价、个人加权部分仍由教师所在单位负责完成。考核完成后,被委托单位要将听课、答辩评价结果返回到委托单位。最后,由参评教师所在单位对四项考核成绩进行汇总,确定被推荐人选。

2、申报高级教师职务人员的听课、答辩考核由高评委负责完成,考核成绩的优、良、中比例为3:4:3。答辩题目不再事先下发,答辩内容参照校内中级答辩内容。

3、各单位党政正职和教委机关人员申报中、高级教师职务的,由中、高评委统一组织考核评价。

4、申报小中高人员由高评委统一组织考核评价,考核完成后,提交高评委评审。

(六)区级中评委、高评委的职责和任务:

中学高级评委会负责完成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的推荐评审和中学一级教师职务的评审工作。小学中级评委会负责完成小学高级教师职务的评审工作。中小学中级教师职务均采用定性化的等额评审制,高级教师职务采用差额评审制,其中,城区教师淘汰比例为15%,农村地区为10%,边远地区为5%。

根据市人事局、市教委制定下发的[2003]37号、40号文件精神,2004年,我区将自行组建中学高级评委会,负责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体育、音乐、美术等主要学科的评审工作。教育管理专业仍由市教委负责评审。

八、其它有关问题的说明:

(一)现享有非教师职务职称的人员,如政工师、会计师、主治医师等,原则上是在教师岗位或教育管理岗位上工作的方可按有关规定转换成教师职称系列。

(二)“九五”继续教育对象具有“九五”继续教育结业证书是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必要条件之一。申报中专高级讲师和申报 讲师的人员必须分别通过计算机B级和A级水平考试。1961年1月1日(含1月1日)以后出生的中小学、职高教师,在申报中、高级教师职务时必须分别持有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或北京市计算机应用水平三个模块、四个模块考试合格证。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在评聘中、高级教师职务时可免于计算机考试:

1、取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2、取得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

3、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程序员及以上级别资格证书的人员。

取得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学位的人员,评聘中级职称时免于计算机考试,评聘高级职称时需取得1个计算机模块合格证书。

(三)申报各级教师职务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

(四)凡占用教委指标应征入伍的教师,在义务服兵役期间的军龄计算为教龄,初级职称评定同在岗教师同步进行。复员后继 续在教育系统任教的如符合中级评审条件,其指标带帽下达。

(五)根据《北京市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实施细则》和京职改办字[1997]026文件精神,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申请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1、从其它部门调入从事教育工作未满一年的。

2、病休一年以上,在开展教师职务评聘工作时,仍不能到校任教的。

3、全脱产进修一年以上,被外单位借调及停薪留职人员,在开展教师职务评聘工作时,仍未返校任教的。

4、当年未参加考核或参加考核获基本合格及以下等次的。

5、职业道德水准低,有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或对本职工作不负责任造成不良后果尚未处理的。

6、受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未满一年的。

九、对申报材料的要求:

(一)认定初级教师职务均需填写《平谷区教育系统初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认定表》一份,不再填写申报表。

(二)申报中级教师职务的人员除填写一份申报表之外,还需提交3000字以上论文一份(B5纸打印,封面写清单位、姓名、申报学科、论文名称)以及反映本人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的学历证书、获奖证书原件及复印件。申报讲师职务的需填写申报表一式5份,提交3000字以上的论文一式5份。

(三)申报高级教师职务的需填写申报表一式两份,提交5000字以上论文一份(B5纸打印,封面写清单位、姓名、申报学科、论文名称),考核课的规范教案及课后自评、教育教学或管理工作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千字文各一份以及各类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四)申报中专高级讲师职务的需填写申报表一式5份,提交50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教研论文各一式5份(B5纸打印,封面写清单位、姓名、论文名称)以及各类证书原件和复印件。申报高级教师职务人员每人一个材料袋,规格为34×24厘米竖式带拉线的档案袋。

(五)申报中、高级教师职务人员的各类复印件用B5纸复印后要装订成册。装订顺序为:学历证书、低一级职称证书、“九五”继教合格证、教师资格证、计算机及外语合格证、荣誉证书、获奖证书等(荣誉证书、获奖证书的时限为任现职以来)。

十、职评工作日程安排:

(一)学校工作日程:、

1、5月底以前将中学高级推荐评审候选人名单报教委人事科。

2、6月中旬完成校内申报中级人员听课工作。

3、6月下旬完成校内申报中级人员答辩工作。

4、7月上旬将申报初级、中级教师职务人员名单报教委人事科。

(二)中、高评委工作日程:

1、6月中、下旬完成申报中学高级人员听课工作。

2、7月下旬完成申报中学高级人员答辩工作。

3、8月中旬完成中学高级的推荐评审工作。

4、9月份完成中级教师职务的评审工作。

最后祝你好运!!!!

四川省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公示

宜宾市 筠连县中学 郝从宣 男

宜宾市 南溪县四初中 付玉贵 男

宜宾市 宜宾县双龙初中 毕成甫 男

宜宾市 南溪县第四初级中 万登琼 男

宜宾市 兴文县二中 任为 女

宜宾市 宜宾市商业职业中学 王立 女

宜宾市 宜宾县高场初中 吴康 男

宜宾市 兴文县民族中学 谭勇 男

宜宾市 南溪四初中 陈永林 男

宜宾市 宜宾县永兴镇初中 何德高 男

宜宾市 宜宾县柳嘉镇初中 杨吉荣 男

宜宾市 宜宾县蕨溪镇中心校 杨兴轼 男

宜宾市 筠连县三中 朱朝敏 女

宜宾市 南溪县三初中 范荣武 男

宜宾市 宜宾县柳嘉职业中学 黄方臣 男

宜宾市 宜宾市四中 汤世荣 男

宜宾市 筠连县二中 黄培勇 男

宜宾市 宜宾县古柏乡初中 侯东升 男

宜宾市 宜宾县育才中学 王茂英 女

宜宾市 宜宾县孔滩镇初中 李德明 男

宜宾市 宜宾县一中 朱元琼 女

宜宾市 宜宾市三中 王香 女

宜宾市 宜宾市三中 罗黎 女

宜宾市 兴文县中学 廖莉 女

宜宾市 珙县洛表镇初中 张银会 女

宜宾市 兴文县香山中学 阮开云 男

宜宾市 高县胜天镇中学 文烈琼 女

宜宾市 宜宾县横江中学 钟奎 男

宜宾市 筠连县中学 肖洪流 男

宜宾市 宜宾县商州初中 印旭光 男

宜宾市 筠连县中学 夏琼 女

宜宾市 高县中学 刘诗俊 男

宜宾市 宜宾县高场初中 丁玉平 女

宜宾市 宜宾市四中 曾德成 男

宜宾市 宜宾县白花镇初中 陈玉英 女

宜宾市 宜宾县泥溪镇中学 王顺文 男

宜宾市 宜宾市商业职业中专 陈世荣 男

宜宾市 宜宾县蕨溪中学 廖茂春 男

宜宾市 兴文县大河初中 陶中山 男

宜宾市 宜宾县二中 罗星源 女

宜宾市 珙县底洞初中 刘志强 男

宜宾市 宜宾县朝阳初中 余凤英 女

宜宾市 宜宾县观音镇初中 秦盛钦 男

宜宾市 高县柳湖中学 王成林 男

宜宾市 宜宾县蕨溪中学 曾向荣 男

宜宾市 南溪县一初中 王仕福 男

宜宾市 南溪黄沙初中 聂伟 男

宜宾市 宜宾县双龙初中 彭永刚 男

宜宾市 宜宾县古柏乡初中 胡斌 男

宜宾市 宜宾县李场镇初中 陈发 男

宜宾市 南溪县职业高中 王万珍 女

宜宾市 宜宾县柳嘉职业中学 蒋秀容 女

宜宾市 宜宾县高场职业中学 王茂兰 女

宜宾市 宜宾市李庄中学 徐鹏 男

宜宾市 宜宾县白花镇初中 杨元钊 女

宜宾市 宜宾县高场镇青云小学 张坤明 男

宜宾市 宜宾县柳嘉镇初中 曹万琼 女

宜宾市 宜宾市二职中 龙云君 男

宜宾市 宜宾县龙池乡初中 夏国华 男

宜宾市 宜宾县永兴镇初中 刘安君 男

宜宾市 宜宾县普安乡大理学校 汪鹏昌 男

宜宾市 南溪县四初中 陶世萍 女

宜宾市 高县蕉村镇初中 吴彬丰 男

宜宾市 筠连县中学 刘红 女

宜宾市 高县来复中学 樊莉 女

宜宾市 宜宾市四中 张尽明 男

宜宾市 宜宾县高场职业中学 王莉 女

宜宾市 宜宾县普安乡初中 饶莲 女

宜宾市 宜宾县白花镇初中 肖贤聪 女

宜宾市 宜宾县柳嘉职业中学 廖景德 男

宜宾市 宜宾县二中 魏志 男

宜宾市 高县职业技术学校 杨鸿早 女

宜宾市 南溪县大观镇初级中学 熊光林 男

宜宾市 宜宾县王场初中 彭维珍 女

宜宾市 高县中学 袁承智 女

宜宾市 兴文县共乐初中 向元进 女

宜宾市 筠连县二中 牟永桥 男

宜宾市 南溪县刘家镇初中 张志明 男

宜宾市 南溪县裴石中学 阚奎 男

宜宾市 南溪县职业高中 杨方金 男

宜宾市 宜宾市商业职业中学 袁野 男

宜宾市 宜宾县柳嘉职业中学 刘锦萍 女

宜宾市 宜宾县二中 胡孝英 女

宜宾市 宜宾县柳嘉职业中学 黄奎 男

宜宾市 宜宾县泥溪镇月波小学 钟雪峰 男

宜宾市 兴文县中学 许启飞 男

宜宾市 高县罗场中学 孙云科 男

宜宾市 兴文县香山初中 陈铸 男

宜宾市 宜宾县古柏乡初中 郑质彬 男

宜宾市 宜宾县柳嘉镇初中 杨友林 男

宜宾市 高县师培中心 赵建华 女

宜宾市 宜宾县横江中学 肖乾鸿 男

宜宾市 高县落润乡中学 何洪春 男

宜宾市 珙县中学 黄萍 女

宜宾市 宜宾市食品工业职中 宁琴方 男

宜宾市 宜宾县喜捷镇玉龙初中 冯光兰 男

宜宾市 宜宾市三中 陈文武 男

宜宾市 宜宾县古罗镇凉风学校 杨小清 男

宜宾市 宜宾县普安乡初中 温贤伦 男

宜宾市 宜宾县蕨溪中学 宁海燕 女

宜宾市 宜宾县孔滩镇初中 陈智萍 女

宜宾市 高县中学 龚太云 女

宜宾市 珙县孝儿镇初中 李旭 男

宜宾市 宜宾县一中 李方 男

宜宾市 高县中学 孙永红 女

宜宾市 宜宾市工业职业中学 李俊 男

宜宾市 宜宾县一中 蒋国平 男

宜宾市 宜宾县白花黎明小学 卢德高 男

宜宾市 宜宾县一中 程升凤 女

宜宾市 宜宾县观音镇中学 郑万红 男

宜宾市 宜宾县凤仪乡初中 刘昌政 男

宜宾市 宜宾县白花中学 刘锦德 男

宜宾市 宜宾县双龙初中 陈建英 女

宜宾市 珙县底洞初中 范祖辉 女

宜宾市 宜宾县双谊乡花古初中 李练勤 男

宜宾市 宜宾市思坡乡初中 谢光伟 女

宜宾市 宜宾县观音镇万菁初中 龚益志 男

宜宾市 宜宾县柳嘉职业中学 陈平 男

宜宾市 宜宾县蕨溪中学 丁扬 男

宜宾市 宜宾县永兴镇初中 向华清 男

宜宾市 宜宾县育才中学 刘汉平 男

宜宾市 宜宾市四中 徐燕 女

宜宾市 南溪县五初中 莫小刚 男

宜宾市 宜宾市三中 李健 女

宜宾市 宜宾市四中 刘敏 女

宜宾市 高县来复中学 向红 男

宜宾市 高县师培中学 周启贵 男

宜宾市 兴文县麒麟苗簇乡初中 洪涛 男

宜宾市 筠连县中学 郝忠斌 男

宜宾市 宜宾县永兴镇初中 刘唐友 男

宜宾市 筠连县二中 徐芹 女

宜宾市 宜宾县高场初中 田顺明 男

宜宾市 宜宾市食品工业职业中学 刘会明 男

宜宾市 宜宾县柳嘉职业中学 叶英 女

宜宾市 宜宾县横江中学 罗永和 男

宜宾市 宜宾县二中 廖运康 男

宜宾市 宜宾县蕨溪中学 陈贤会 男

宜宾市 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 单卫平 男

宜宾市 筠连县城南职中 刘力 女

宜宾市 宜宾县特殊教育学校 陈斌 男

宜宾市 宜宾市三中 赵萍 女

宜宾市 兴文县香山初中 彭林 男

宜宾市 宜宜宾县李场镇大塔初中 伍永寿 男

宜宾市 宜宾县观音镇初中 代树康 男

宜宾市 宜宾县柳嘉职业中学 郭真彬 男

宜宾市 南溪县职业高中 刘永富 女

宜宾市 宜宾县白花中学 王平 男

宜宾市 宜宾县二中 胡继承 男

宜宾市 兴文县莲花镇水栏学校 龚天玉 女

宜宾市 兴文县中学 滕立琼 女

宜宾市 宜宾县白花镇黎明小学 雷鹏 男

宜宾市 筠连县中学 蔡文均 男

宜宾市 高县可久中学 吴聪友 男

宜宾市 宜宾县白花镇初中 王光辉 女

宜宾市 宜宾县合什镇初中 钟永能 女

宜宾市 宜宾县王场初级职业中学 林富华 男

宜宾市 宜宾县二中 郑佐愉 男

宜宾市 兴文县太平初中 姚星志 男

宜宾市 宜宾县一中 吴金禄 男

宜宾市 南溪县一初中 张建凤 女

宜宾市 宜宾县白花镇中学 左光龙 男

宜宾市 兴文县共乐镇鱼跳小学 王革 男

宜宾市 宜宾县永兴镇初中 肖良琼 女

宜宾市 兴文县石海镇兴堰学校 余文君 男

宜宾市 宜宾县高场初中 胡宗秋 男

宜宾市 高县罗场中学 侯世贵 男

宜宾市 宜宾县柳嘉镇初中 王万林 男

宜宾市 南溪县四初中 银登祥 男

宜宾市 宜宾县双龙初中 林昌云 男

宜宾市 宜宾县一中 刘俊 男

宜宾市 宜宾县普安乡大理学校 钟代芬 女

宜宾市 宜宾县王场初中 曾本祥 男

宜宾市 宜宾县二中 陈星勇 男

宜宾市 兴文县共乐初中 李茂和 男

宜宾市 宜宾市二中 郑玉英 女

宜宾市 筠连县镇舟初中 黄忠义 男

宜宾市 宜宾县孔滩镇草堂初中 李世明 男

宜宾市 南溪县职业高中 卿尊德 男

宜宾市 宜宾县二中 尹建新 男

宜宾市 宜宾市宜宾县复龙镇初中 陈家琴 女

宜宾市 宜宾县双龙初中 余世兴 男

宜宾市 筠连县维新镇中学 史艳 女

宜宾市 筠连县三中 韩世洪 男

宜宾市 宜宾市三中 廖力泉 男

宜宾市 宜宾县孔滩镇草堂初中 李香 女

宜宾市 宜宾县双龙初中 饶华 女

宜宾市 筠连县二中 叶宗会 女

宜宾市 宜宾县一中 王勇祖 男

宜宾市 宜宾县观音镇中学 周盛宏 女

宜宾市 高县来复中学 邓小林 男

宜宾市 珙县职高 邓茜萍 女

宜宾市 兴文县二中 王家中 男

宜宾市 宜宾县普安乡初中 曾万权 男

宜宾市 高县柳湖中学 袁吉平 男

宜宾市 高县胜天镇初中 邓承辉 男

宜宾市 宜宾县二中 刘扶远 男

宜宾市 筠连县民主中学 曾宪霞 女

宜宾市 宜宾市四中 凌刚 男

宜宾市 珙县洛亥镇初中 刘瑞华 男

宜宾市 宜宾县一中 陈艳 女

宜宾市 宜宾市二中 廖生海 男

宜宾市 兴文县中学 刘云 男

宜宾市 高县中学 王付兵 男

宜宾市 兴文县城西学校 余晓容 女

宜宾市 南溪县二初中 付季坤 女

宜宾市 宜宾县双龙初中 章学强 男

宜宾市 高县中学 胡龙华 男

宜宾市 宜宾县古罗镇凉风中学 刘雨贵 女

宜宾市 兴文县二中 胡海洋 男

宜宾市 高县嘉乐镇初中 陶天煜 男

宜宾市 宜宾市一中 黄练维 女

宜宾市 南溪县职业高中 张利 女

宜宾市 宜宾市翠屏棠湖外语学校 刘凌飞 女

宜宾市 兴文县古宋镇和平小学 许国敏 男

宜宾市 高县罗场中学 傅显鸣 男

宜宾市 高县中学 严增兰 女

宜宾市 宜宾县一中 黄芳 女

宜宾市 南溪县仙临镇初级中学 聂凯 男

宜宾市 珙县职业中学 陈亚光 男

宜宾市 高县职业技术学校 严伟宏 男

宜宾市 珙县孝儿职中 胡仕聪 女

宜宾市 兴文县香山初中 赵敏 女

宜宾市 宜宾县柳嘉职业中学 谭仁奎 男

宜宾市 高县职业技术学校 唐经学 男

宜宾市 宜宾市食品工业职中 凌太华 男

宜宾市 高县中学 唐烨 女

宜宾市 宜宾县一中 谢龙霞 女

宜宾市 宜宾县李场镇马场小学 杨强 男

宜宾市 宜宾市工业职业中学 曹凯 男

宜宾市 宜宾县安边中心校 冯萍 女

宜宾市 高县中学 何正勇 男

宜宾市 兴文县民族中学 朱潇 女

宜宾市 兴文县香山初中 郭林煜 男

宜宾市 宜宾市宜宾县商州初中 袁红 女

宜宾市 南溪县二初中 邹代新 男

宜宾市 兴文县五星乡同乐小学 吴学飞 男

宜宾市 宜宾县高场职业中学 罗建平 男

宜宾市 兴文县太平初中 盛立训 男

宜宾市 高县中学 王正春 男

宜宾市 宜宾县孔滩镇草堂初中 吴利珍 女

宜宾市 兴文县民族中学 唐宗友 男

宜宾市 宜宾县柳嘉职业中学 涂勋建 男

宜宾市 宜宾县孔滩初中 严善福 男

宜宾市 筠连县三中 林华清 男

宜宾市 高县庆符镇硕勋中学 杨国宏 男

宜宾市 宜宾县孔滩镇初中 胡春学 男

宜宾市 筠连县二中 黎龙辉 男

宜宾市 高县职业技术学校 邱钦慧 女

宜宾市 高县来复中学 王万华 女

宜宾市 宜宾县白花中学 张颖 女

宜宾市 南溪县留宾乡初中 练家锐 男

宜宾市 宜宾市一中 黄高琴 女

宜宾市 高县中学 严增永 女

宜宾市 宜宾县喜捷镇玉龙初中 姜家琼 女

宜宾市 高县中学 刘孝均 男

宜宾市 筠连县三中 刘力 男

宜宾市 筠连县中学 李莉秋 女

宜宾市 宜宾县柳嘉镇初中 蒋锐 女

宜宾市 文县久庆初中 盛容 女

宜宾市 兴文县两龙初中 石敏玫 女

宜宾市 筠连县二中 万家胜 男

宜宾市 珙县珙泉镇初中 刘洪 男

宜宾市 高县沙河中学 郑永新 女

宜宾市 宜宾县柳嘉职业中学 蒋平容 女

宜宾市 宜宾县一中 殷明珠 男

宜宾市 宜宾县普安乡初中 刘相易 男

宜宾市 宜宾市商业职业中专 李钟杰 男

宜宾市 宜宾县二中 武光辉 男

宜宾市 宜宾市商业职业中专 陈军 男

宜宾市 兴文县五星乡初中 龙敏 女

宜宾市 宜宾县白花中学 刘昌建 男

宜宾市 宜宾县横江中学 陈兴平 男

宜宾市 兴文县二中 王玲 女

宜宾市 宜宾县商州初中 汪富贤 男

宜宾市 宜宾县观音镇徐家初中 赵世杰 男

宜宾市 兴文县城西学校 李涯 女

宜宾市 高县罗场镇中学 黄旭华 男

宜宾市 宜宾县隆兴乡越溪初中 廖文 男

宜宾市 宜宾县古柏乡初中 刘楷 男

宜宾市 珙县罗渡苗族乡中心校 刘光兴 男

宜宾市 兴文县大坝中学 张建萍 女

宜宾市 高县来复中学 李斌 女

宜宾市 宜宾市工业职业中学 黄丽娟 女

宜宾市 兴文县共乐初中 郑旭霞 女

宜宾市 宜宾县柳嘉职业中学 李玉瑛 女

宜宾市 宜宾市四中 郑长久 男

宜宾市 宜宾县泥溪镇月波小学 陆祥万 男

宜宾市 南溪县职业高中 谢念平 男

宜宾市 宜宾县一中 陈国武 男

宜宾市 宜宾县泥南乡中心校 何小平 男

宜宾市 宜宾县蕨溪中学 代泽斌 男

宜宾市 宜宾县蕨溪中学 袁国祥 男

宜宾市 珙县洛表镇初中 丁正平 男

宜宾市 宜宾县双龙初中 田锡明 男

宜宾市 高县可久中学 卢朝义 男

宜宾市 宜宾县二中 龚晓风 女

宜宾市 南溪县一初中 刘志贵 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