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级工程师职称证在哪领取
吉林省人事厅领取2020吉林省工程师职称,但是一般都可以邮寄,2020吉林省工程师职称你在官网申请就行。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职称均为人事部门或者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考评发证2020吉林省工程师职称的。
办证流程为:工作单位根据任职资格文件,提供办证人身份证原件、复印件1份和近期1寸免冠彩色证件照片1张,
县(区)人社部门(或市级业务主管部门)填写证书发证名册、打印证书,审核无误→市人社部门汇总→报省人社部门盖章→县(区)人社部门(或市级业务主管部门)领回证书并负责发放。
吉林省中级职称评定要答辩吗
需要。
2022年申报评审职称基本条件:
1、助理工程师 (初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工作满半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年以上;中专、高中、初中毕业后担任员级职务3年以上。
2、工程师 (中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2年以上;专科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3年以上;中专、高中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4年上。
3、高级工程师 (高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8 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级职务工作 4年以上;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10 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 5 年以上.
吉林省正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定标准
根据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2015年度全省工程、农业畜牧(兽医)、经济系列(专业)正高级职称和全省相关工程系列(专业)副高级、中级职称申评工作的通知》的规定:
申评条件:工程和农业(畜牧)系列(专业)正高级职称申报条件参照《吉林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吉人联字〔2004〕48号)中的研究员申报条件执行。
《吉林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吉人联字〔2004〕48号)中对于研究员(正高级工程师)申报条件规定如下:
(1)第二条 思想政治条件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热爱科学研究事业,任现职期间考核合格以上。
(2)第三条 学历、资历条件
三、评审研究员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获得博士学位7年以上、获得硕士学位12年以上、获得大学本科学历15年以上,取得副研究员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副研究员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
(3)第四条 专业技术工作能力条件
三、评审研究员专业技术资格,任现职期间,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两项:
(一)主持完成或参与主持完成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解决了研究工作中关键性的技术问题。
(二)主持完成市(厅)级科研项目2项以上,解决了研究工作中关键性的技术问题。
(三)主持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解决了关键性的技术问题或重大疑难问题,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四)指导研究生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研或开发工作,效果显著。
(4)第五条 学术(技术)成果条件
三、评审研究员专业技术资格,任现职期间,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国家级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1项的主要完成人(一等奖前8名、二等奖前6名),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的主要完成人(前4名)。
(三)省(部)级奖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和市(厅)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项的主要完成人(前4名)。
(四)市(厅)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项的主要完成人(前3名)。
(五)在承担科研项目过程中,获得发明专利2项(主要发明人),并在实施或技术 *** 中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六)主持重大科技开发项目、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七)主持完成的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经同行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前2名)。
(5)第六条 论文、著作条件
三、评审研究员专业技术资格,任现职期间,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公开出版专著1部(之一作者)。
(二)公开出版专著1部(主要编著者)并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篇以上(之一作者)。
(三)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3篇以上(之一作者不少于2篇)。
(四)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的论文1篇以上(之一作者),以及申请并公开具有较大价值的发明专利1项(主要发明人)。
(6)第七条 破格条件
三、评审研究员专业技术资格
不具备规定学历,取得副研究员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副研究员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或具备规定学历,取得副研究员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副研究员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破格评审研究员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任现职期间,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两项:
(一)获得国家级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前7名、二等奖前5名、三等奖前3名)或省(部)级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前4名、二等奖前3名)。
(二)获得发明专利2项以上(主要发明人),并在实施或技术 *** 中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在本学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
(四)在学术上提出有创见性的重要理论,在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有重大学术价值的论文1篇以上(之一作者),并为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
(五)工作业绩、贡献特别突出的人员。
2020年职称评定条件及流程
一、岗位条件
在本市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相应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至申报截止当日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
(3个条件满足其中1个条件即可)。
1、具有本市户籍;
2、持有有效期内的《上海市居住证》;
3、近2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社保12个月。
二、学历、资历要求
1、理工类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从事本专业工作即可评中级职称;
2、理工类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本专业工作满两年;
3、理工类相关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本专业工作满五年;
4、理工类相关专业大学专科毕业,从事本专业工作满七年;
5、理工类相关专业中专毕业,从事相关工作满10年,须取得理工类相关专业成人专科学历满一年。(除个别评委会外)。
三、学历破格条件
不具备规定学历,但确有真才实学,业绩显著,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破格申报:
1、获得助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取得省部级各类奖项三等奖以上的主要技术完成人(有个人证书);
2、取得与所申报岗位相关的发明专利的专业技术人员;
3、在省、部级以上专业刊物(有期刊号)上独立发表本专业论文一篇,并得到同行专家认可。
四、资历年限计算 ***
非就业状态、在行政管理或工勤等岗位工作、攻读全日制学位等情况,不能作为专业技术工作经历。在计算时,因专业技术岗位变动、待岗待聘、长病假、参加全日制教育等不在本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时间(不含产假、在职脱产进修、科研人员离岗创业等)需相应扣除。
五、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及论文
1、结合本人为主参与的科研项目,独立撰写由本人承担的科研项目、生产项目或工程设计项目的技术工作总结一篇,字数不少于3000-5000字。
2、专业论文1篇-2篇,字数不少于3000-5000字,并确定一篇为主送论文。主送论文应本人独立撰写的从事专业工作密切相关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业论文。(部分评委会要求发表)
六、继续教育要求
按照申报专业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科目培训,不少于要求的总学时(公需课、专业课)。
1、公需科目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分面授课时与线上课时,选修课是线上课时。2020年需完成90学时。
2、专业科目根据评委会通知的方式进行学习。
以上学习记录均可登录“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查询。
七、申报材料准备
1、个人真实有效的证件类资料
2、个人真实有效的基本信息
3、本人完成的项目业绩及佐证材料
4、评委会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5、论文
6、继续教育
八、申报时间及评定流程
1、确认申报条件 (学历,专业,工作经验,继续教育,论文等)。
2、提供申报材料,整理出申报资料。
3、注册申报,根据各评委会通知时间为准,最早5月份开始。
4、网审,根据各评委会的修改意见修改资料;合格者将被分配受理号。
5、材料装订,根据评委会通知时间地点至受理点进行材料和证件原件的比对。
6、面谈环节。
7、评审结果公示。
8、下载电子证书。
九、职称评审范围。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职称评审这些事,你知道吗?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