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级别一览表

教师等级职称划分表十二级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

微信号:ctkjcq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中学系列主要分为:中学高级、中学中级(一级)、中学初级(二级、三级)与中专系列对应的:高级讲师、讲师、助教等等。

教师等级职称的评审标准

1、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2、系统掌握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准确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具有深厚的任教学科课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国内外本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善于吸收最新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3、专业能力标准具有很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对本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 *** 有创新性的改革;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教学科研能力,在本学科领域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及其他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具有很强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学拓展能力和育人能力。

4、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胜任中学各年级循环教学,教学业绩显著,教育艺术精湛,形成富有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

副高职称相当于什么级别

1.副高是在事业单位职称中一个重要转折点。一般在拿到中级职称之后继续工作满六年以上才可以评高级职称,而在高级职称中又分为副高和正高。评上副高后,再往上评职称的难度不止是量的变化,更是性质的大转折。

2.公务员的副县处级与副高的相比是在薪资和福利保障上相当的。每个职位的薪资除了基础和绩效外,还有一些补贴工资,所以在副高和副县处级时,整体的福利保障已经超过许多人了。

3.在不同专业的人评副高的条件都不一样,不同层面的人也不一样,具体去评职称的条件需要根据每个地方的官方文件为准。除了基本申报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破格申报、职业资格对应职称、转系列等方式获取职称。

副高职称属于职称中的更高级别,分正高级和副高级两类。

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

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专业技术职称,表明他具有何种学术水平或从事何种工作岗位,象征着一定的身份和地位。

扩展资料

副高级职称评选的条件为:

一、学历要求:

1、参与评选的人员博士研究生毕业,取得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两年以上。

2、参与评选的人员硕士研究生毕业,取得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四年以上。

3、参与评选的人员大学本科毕业,取得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

二、申报条件的人员,还必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三、参与评选的人员在专业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吉林省职称晋级副高的标准

2021年吉林省正高级职称评审条件是:

1、博士研究生毕业之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取得副高级任职资格,并从事副高级工作五年以上,可以申报正高级职称评审;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十三年以上,取得副高级任职资格,并从事副高级工作五年以上可以申报正高级职称评审。

2、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取得副高级任职资格,并从事副高级工作五年以上;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相同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达到上述规定的相应年限,取得副高级任职资格,并在职后取得规定学历后从事副高级工作五年以上。

3、职称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员级5个级别,正高职称主要包括教授级高工、研究员、主任医师、教授、研究馆员、编审、高级记者、高级编辑。在影响升职、工资评定的各种因素中,正高职称往往具有很大的权重。

[吉林省]吉林省副高职称表格,吉林高级职称

吉林省副高职称更低工资标准

4000元至6000元。吉林省副高职称更低工资标准是4000元至6000元,不同地区因经济水平有差别,标准是不一样的。该地别称“北国江城”,吉林省辖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

2021年吉林省教师职称评定条件及流程

按照《2021年吉林省职称评聘改革工作安排部署意见》的通知,以下内容为吉林省副高职称表格

2021年教师职称评聘时间为4月份和9月份递交申请材料,6月和12月进行评审。

申报流程如下吉林省副高职称表格

确认申报条件:首先确认申报条件是否达到,这个主要是学历,专业,工作经验。

安排:自每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文件下发后,申报人员领取并填写的各种表格进行初步审核,并统一上报时间。

申报:要求申报人员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做好现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业绩总结,所需要上报的评审材料要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规范整齐、保证质量,并按规定加盖单位的公章。

审核:认真审核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的各种材料,特别对申报高级职称和重点专业的人员,严格把关,保证上报材料的质量。

上报:按照各专业评审委员会接收材料的时间要求,准时分送到各对口专业评委会或相关部委人事部门。

公示:按各专业部门公示时间,在相应人事局或人事厅网站公示,申报人员及时查询,保证评审公正性,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