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有哪些知名校友?
嘿!楼主好呀,吉大文学院的大二老腊肉飘过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吉林大学毕竟是共和国的长子,综合排名也在全国高校前列,培养的优秀学子遍布政届、商届、军界,还有很多的两院院士。
先说近些年最有影响力的吧,黄大年老师。
黄大年老师毕业于吉林大学的应用地球物理系,任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学首任部长,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大年老师现在被称为是时代楷模,全国上下都在学习黄大年精神,他的精神根生于吉林大学,这让我作为吉大学子格外自豪。
吉大前任校长和现任校长。
李元元,吉大前任校长我刚上学的时候他还在,但现在他已经去华中科技大学任校长了。李元元曾是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他也是国家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带头人。现在他虽然不在吉大,但是他给吉大带来的影响会一直存在,真的很想他呀。
张希,吉大现任校长,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他是理学博士,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经也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是文学院的学生,所以对于文学院出去的知名校友也格外的关注。
楼主提到的侯树森就是吉林大学文学中文系毕业,现在是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文学院还培养了很多综合性人才,现在在国内知名的媒体报社中,吉大培养的学子也都担任主要职位和领导工作。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的理事成员
名誉会长:徐中玉 钱谷融(华东师范大学)
顾问:
刘烜(顾问) 男 北京大学中文系
劳承万(顾问) 男 湛江师范学院中文系
包忠文(顾问) 男 南京大学中文系
张德林(顾问) 男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曾繁仁(顾问) 男 山东大学中文系
李衍柱(顾问) 男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杜书瀛(顾问) 男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
梅朵(顾问) 男 文汇报
王先霈(顾问) 男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
王向峰(顾问) 男 辽宁大学文学院
王臻中(顾问) 男 江苏省作家协会
畅广元(顾问) 男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童庆炳(顾问) 男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胡经之(顾问) 男 深圳大学中文系
钱中文(顾问) 男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陈伯海(顾问) 男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
顾骧(顾问) 男 中国作协
饶芃子(顾问) 女 暨南大学中文系
黄海澄(顾问) 男 广西艺术学院
孙绍振(顾问) 男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
尤西林(顾问) 男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会长:
南帆 男 福建省社科院
副会长
吴炫(副会长) 男 浙江工商大学
吴秀明(副会长) 男 浙江大学中文系
周宪(副会长) 男 南京大学
夏中义(副会长) 男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徐岱(副会长) 男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方克强(副会长) 男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朱立元(副会长) 男 复旦大学中文系
王一川(副会长) 男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王岳川(副会长) 男 北京大学中文系
王晓明(副会长) 男 上海大学文学院
王纪人(副会长) 男 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
白烨(副会长) 男 中国社会科学院
罗钢(副会长) 男 清华大学中文系
胡亚敏(副会长) 女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
蒋述卓(副会长) 男 暨南大学文学院
许子东(副会长) 男 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
赵 *** (副会长) 男 南京大学中文系
陈思和(副会长) 男 复旦大学中文系
陈晓明(副会长) 男 北京大学中文系
陈炎(副会长) 男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陶东风(副会长) 男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鲁枢元(副会长) 男 苏州大学中文系
张政文(副会长) 男 黑龙江大学校长办公室
王宁(副会长) 男 清华大学外语系
秘书长
朱国华(秘书长) 男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副秘书长
吴兴明(副秘书长) 男 四川大学
曹卫东(副秘书长) 男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王峰(副秘书长) 男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颜翔林(副秘书长) 男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高建平(副秘书长) 男 中国社会科学院
李凤亮(副秘书长) 男 暨南大学中文系
常务理事
丁帆(常务理事) 男 南京大学中文系
傅修延(常务理事) 男 江西师范大学校长
党圣元(常务理事) 男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
冯宪光(常务理事) 男 四川大学文学院
刘俐俐(常务理事) 女 南开大学中文系
刘锋杰(常务理事) 男 苏州大学中文系
吴予敏(常务理事) 男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姚文放(常务理事) 男 扬州大学中文系
张福贵(常务理事) 男 吉林大学文学院
张建永(常务理事) 男 吉首大学校长办公室
张法(常务理事) 男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张玉能(常务理事) 男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荣翼(常务理事) 男 武汉大学文学院
朱大可(常务理事) 男 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
李春青(常务理事) 男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杜卫(常务理事) 男 浙江科技学院院长
杨守森(常务理事) 男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杨文虎(常务理事) 男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杨春时(常务理事) 男 厦门大学中文系
林岗(常务理事) 男 中山大学中文系
欧阳友权(常务理事)男 中南大学文学院
殷国明(常务理事) 男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毛时安(常务理事) 男 上海作协
王德胜(常务理事) 男 首都师范大学美学研究所
王杰(常务理事) 男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王长华(常务理事) 男 河北师范大学
王鸿生(常务理事) 男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蔡翔(常务理事) 男 上海大学中文系
许明(常务理事) 男 上海社科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
谭好哲(常务理事) 男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赖大仁(常务理事) 男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陆扬(常务理事) 男 复旦大学中文系
陈剑澜(常务理事) 男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杂志社
马大康(常务理事) 男 温州大学校长办公室
高小康(常务理事) 男 中山大学中文系
高楠(常务理事) 男 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黄子平(常务理事) 男 香港浸会大学
黄鸣奋(常务理事) 男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王确(常务理事) 男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赵炎秋(常务理事) 男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金惠敏(常务理事) 男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冯毓云(常务理事) 女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永清(常务理事) 男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汪正龙(常务理事) 男 南京大学中文系
理事
代迅(理事) 男 西南大学文学院
何永康(理事) 男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傅莹(理事) 女 暨南大学中文系
刘光耀(理事) 男 襄樊学院神学美学研究所
刘小新(理事) 男 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包亚明(理事) 男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叶世祥(理事) 男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叶纪彬(理事) 男 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
吴子林(理事) 男 文学评论
孙先科(理事) 男 河南大学文学院
季广茂(理事) 男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季水河(理事) 男 湘潭大学文学院
张冠华(理事) 男 郑州大学文学院
张国庆(理事) 男 云南大学中文系
张晶(理事) 男 中国传媒大学
张未民(理事) 男 《文艺争鸣》编辑部
张清民(理事) 男 河南大学文学院
彭修银(理事) 男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
朱志荣(理事) 男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李庆西(理事) 男 九久读书人文化公司
李西建(理事) 男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杨扬(理事) 男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林兴宅(理事) 男 厦门大学中文系
林建法(理事) 男 《当代作家评论》编辑部
柯汉琳(理事) 男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梁鸿鹰(理事) 男 中宣部文艺局
沈语冰(理事) 男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王干(理事) 男 人民文学出版社
王建疆(理事) 男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王明居(理事) 男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王晓华(理事) 男 深圳大学文学院
王诺(理事) 男 厦门大学中文系
田兆元(理事) 男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祁志祥(理事) 男 上海财经大学中文系
程金城(理事) 男 兰州大学中文系
罗振亚(理事) 男 哈尔滨师范大学
耿占春(理事) 男 海南大学文学院
苏宏斌(理事) 男 浙江大学中文系
葛红兵(理事) 男 上海大学文学院
许宁(理事) 男 辽宁社会科学院
谢有顺(理事) 男 中山大学
谢柏梁(理事) 男 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
费勇(理事) 男 暨南大学中文系
费振钟(理事) 男 江苏省作家协会
赵勇(理事) 男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邢建昌(理事) 男 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邱明正(理事) 男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郑家建(理事) 男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
郜元宝(理事) 男 复旦大学中文系
郭春林(理事) 男 上海大学中文系
钱念孙(理事) 男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阎嘉(理事) 男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顾祖钊(理事) 男 安徽大学中文系
高恒文(理事) 男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麦永雄(理事) 男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赵利民(理事) 男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徐亮(理事) 男 浙江大学中文系
刘悦笛(理事) 男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
庄锡华(理事) 男 深圳大学文学院
张进(理事) 男 兰州大学文学院
谭君强(理事) 男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刘旭光(理事) 男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赵慧平(理事) 男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刘彦顺(理事) 男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吴家荣(理事) 男 安徽大学中文系
马汉广(理事) 男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谁知道吉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导师
刘富华 ,女,汉族,山东威海人, 47岁,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方向),吉林大学国际语言学院副院长,兼任吉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E_mail:fuhualiu6@yahoo.com.cn)
【简历】
1978年9月考入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1982年7月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2年9月—1986年9月长春师范学院中文系助教;
1986年9月年考取吉林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6年3月调入吉林大学中文系任教同时转为在职研究生;
1989年7月吉林大学语言学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1987年9月吉林大学中文系讲师;
1994年9月吉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1996年8月吉林大学语言学及语言学专业硕士导师;
1997年3月吉林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汉语言文化系系主任 ;
2000年1月吉林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教授;
2000年1月吉林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
2001年5月兼任文学院副院长;
2004年1月被评为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学术专长】
刘富华教授20多年来致力于对比语言学及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和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是国家汉办对外汉语教学专家组成员,多年来参加全国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的命题、评卷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工作。曾作为国家汉办汉语教学专家培训国外汉语教师,曾赴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德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讲学。出版语言学及留学生教育方面的著作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10余篇。担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导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留学生中文硕士博士生20余名。连续多年被评为吉林省留学生教育优秀教师。
【讲授课程】
留学生汉语言专业课程:
现代汉语语法,汉语语言学,汉语精读,中国文化,汉语视听说,汉语写作等。
硕士研究生课程:
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汉语语音学,汉语语言学,外汉语教学概论,现代汉语写作学(为留学生硕士开设)。
博士研究生课程:
结构主义语言学问题,现代语言学专题研究,汉外语言对比研究 *** 论,对外汉语教学论。
【承担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的各级各类科研及教学项目) ?
1、国家汉办重点规划项目:“英语国家汉语教材研究编写项目”项目,经费72.4万元,2003年立项,正在进行后期 *** 阶段。
2、日本文部省与中国教育部合作项目:日本汉语教师来华培训项目,项目经费90万元,2003年——2008年,正在进行。
3、吉林大学研究生教材项目:“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 ,项目经费5千元,2002年,已结项。
4、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醒世姻缘传》与吉林方言词语探源”,1999年5月—2000年12月,已结项。
5、吉林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东北文化研究—《醒世姻缘传》与吉林方言词语探源” 项目经费8千元,2001年,已结项。
6、吉林大学现代技术教育: “对外汉语教学多媒体课件”,项目经费8千元,2000年——2001年,已结项。
7、吉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留学生汉语言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经费8千元,2001年,已结项。
【 科研成果 】
著作及教材:
1、《社会语言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2、《语言学概论》(合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3、《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4、《在中国》(对外汉语音像教材)华语教学出版社,1996年8 月第1版。
5.《汉语言文学基础与作品赏析》吉林人民出版社,(合著)2004年5月之一版。
论文:
1、从鼻音n、ng与拨音h的关系看汉语对日语的影响
(《东北师大学报》1982年第2期)
2、汉语入声韵与日语汉字音的对应关系初探
(吉林大学校庆40周年《学术论文集》1987年8月)
3、土耳其的文字改革(译文)
(《语文现代化》第九辑,知识出版社1990年3月)
4、汉日同形词对比研究
(《中国语文研究》1993年7月,日本)
5、日语中的汉语词汇与汉语中的日语借词
(《心路历程——吉林大学文学院纪念校庆五十周年论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
6、HSK大纲中汉日同形词的对比研究与对日本学生的词汇教学
(《汉语学习》1998年第6期)
7、对比分析、对比教学法与对外汉语教学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六期)
8、对外汉语教学20年
(《中国人文科学20年》,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9、单音形容词定语的合指析指与语序问题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3期)
10、《醒世姻缘传》与吉林方言词语探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1、轻声的调位及相关问题
(《汉语学习》2000年5期)
12、试论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课程设置
(《高教研究与实践》2001之一期)
13、《现代汉语隐现句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汉语学习》2002年第3期)
14、《汉语入声韵与日语汉字音的关系及其对促音的影响》
(《中国语言文字学高级论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15、《言语输出在汉语学习中的作用》
(《对外汉语教学与留学生教育探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
16、《胡适在新诗发展中的贡献与局限性》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7.论文《论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之一版)。
【所获荣誉】
1、1996年度吉林省“留学生教育优秀教师”
2、1997年度吉林省“留学生教育优秀教师”
3、1998年度吉林省“留学生教育优秀教师”
4、1999年度吉林省“留学生教育优秀教师”
5、2001年度吉林省“优秀对外汉语教师”
6、2002年度吉林省“优秀对外汉语教师”
【部分论文及著作内容简介】
1、著作名:《语言学概论》
内容简介:《语言学概论》是一部25万字的论述语言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普通语言学专著。该著将传统语言学理论和结构主义语言学有机结合,从宏观上对语言的性质特点、功能、语言的机制、语言与自然界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发展及语言间的相互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从微观上对语言的内部结构语音、语义、语法以及词汇、语用、语境、话语分析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论析。
2. 著作名:《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
内容简介:《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全新的视角和相当的理论高度,详细介绍客观评价系统分析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结构主义思潮的本质特点及学术思想的发展,对起源于语言学的结构主义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发生作用和产生影响的原因, 对结构主义贯穿整个20世纪的社会历史原因和自身原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论述。该著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角度切入,对整个语言学理论进行了宏观和微观的系统研究。对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结构主义与心理学,语言符号系统论等前沿理论作了系统阐述,更加科学地将结构主义 *** 论运用于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的学科发展研究,对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 *** 论以及结构主义各流派的语言理论、 *** 论及其特点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论证。同时,对结构主义思潮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本质特点、意义及其产生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3.论文题名:日语中的汉语词汇与汉语中的日语借词
内容简介:日语中汉语词汇来源、流变及其产生发展过程中来自汉语的影响,汉语词和汉字词的概念的界定。汉语中的日语借词与古代汉语、日语及英语之间的复杂关系,首次界定借词和返借词的概念界定。
4.论文题名:HSK大纲中汉日同形词的对比研究与对日本学生的词汇教学
内容简介:对HSK词汇大纲中的汉日同形词从渊源和语义关系上进行对比研究,语义分类为:同义同形、异义同形、语义异同交错等类同形词;进而分析出汉日同形词在语义范围、语义结构、语义含量及语义重心指向上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从而揭示出这些词在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以利于对日本留学生针对性的进行词汇教学。
5.论文题名: ? 对比分析、对比教学法与对外汉语教学
内容简介:通过比较第二语言教学与之一语言教学在教学目的、内容、原则、 *** 诸方面的异同,明确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和难点重点。应用音位对比法进行语音教学,认识母语与目的语在音位上的联系与区别,预测错误;用词汇对比法进行词汇教学,运用语境及文化对比进行汉语交际能力教学,解决留学生运用汉语交际的得体性问题。
6.论文题名: 对外汉语教学20年
内容简介:从总体上对20年来(吉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学科教学理论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性的分析研究,并就加快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提出设想。
7.论文题名:《醒世姻缘传》与吉林方言词语探源
内容简介:跨时空的方言对比研究,从《醒世姻缘传》当中的鲁方言与吉林方言的对比研究入手,探索吉鲁方言之间的语音对应规律及词语渊源关系。并且分析其社会历史文化原因和语言内部原因。
8.论文题名:轻声的调位及相关问题
内容简介:对轻声的概念重新认识,轻声的性质、作用影响,导致调位变化的诸因素及其关系,并且对轻声的审定和规范提出设想。
9.论文题名:试论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课程设置
内容简介:从学科建设的角度,依据语言教育理论和汉语教学规律,对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学历教育的课程设置原则、教学目标等问题进行论述;并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语言教学与言语教学、本科教学的基础性和学术性等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0.教材名:《在中国》
内容简介: 《在中国》是一部对外汉语音像教材,包括文字课本(20万字)、录像带(120分钟)、录音带(120分钟)三部分。以语言结构教学和功能教学相结合为编写原则,从体例上分为情景课文和语言教学两部分:情景课文部分反映留学生在中国的学习、生活、交际以及中国社会的衣食住行、风土人情、传统文化、自然风光等;语言教学部分讲解课文中出现的语言点和中国文化现象,并配以练习和答案。
该教材1996年由华语教学出版社出版,97年被国家汉办和广电部联合推荐至美国SCOLA卫视作为中文教育节目播放。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