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级职称中符合条件和破格应先考虑谁

破格申报条件: 职称论文咨询,上九品论文网,点击头像可直接联系

微信号:ctkjcq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为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对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人员,可以不受学历、资历的限制破格申报高、中级职务任职资格。

(一)破格申报高级职务者必须具有下列条件中的二条:

1、获得部、省级表彰的学科带头人;地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获国家、省级表彰的乡镇企业家或优秀厂长、经理。

2、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省、部二等奖以上;地市一等奖以上(含发明奖、成果奖、自然科学奖、星火奖)项目的主要完成者;获得国家级金、银产品奖或省、部级名牌产品奖或优秀工程奖的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创国家级、省级新产品奖的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

3、直接主持完成大型项目或全面负责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或对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明显经济效益者;企业连续二年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省确定的山区县1000万元以上)、或利税在400万元以上(省确定的山区县200万元以上)的主要负责人。

4、在技术发明、创新、改造、专利、推广、应用中,取得的经济效益连续二年(申报高级职务的前二年)占本企业利税总额(400万元以上,贫困山区200万元以上)20%以上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5、对本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创立了有价值的经验,并在省内同行业中推广的主要贡献者;担任中级职务期间,成绩显著,并获得省级以上先进工作者称号的;或者在地市以上报刊或会议上发表过两篇以上被同行专家认定为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或正式出版过有价值的著作或译著。

(二)破格申报中级职务者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二条:

1、获国家科技进步、星火计划四等奖或省、部级科技进步、星火计划三等奖以上项目的主要完成者,或获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项目的主要完成者或获省部优质产品或优质工程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2、在地市级以上报刊发表专业技术论文三篇以上或专著。

3、直接主持中型项目或中型骨干企业的专业技术工作,且连续二年以上取得了明显效益者。

4、担任助理级期间,成绩显著且获地(市)级优秀企业家或先进专业技术工作者称号的。

[吉林省]吉林省职称破格什么条件,吉林省职称破格什么条件才能评

吉林省文化系统群众文化研究正高职称申报条件有哪些?

高等院校讲师资格: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均为独撰或之一作者,不含论文集和增刊。

高等院校副教授资格: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3篇以上(均为独撰或之一作者,不含论文集、增刊,下同),其中在国家级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以上或者在国家级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l篇以上.

破格条件: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4篇上,其中在国家级核心、重点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各1篇以上。

高等院校教授资格:1.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6篇以上,(均为独撰或之一作者,不含论文集、增刊,下同),其中在国家级核心、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各1篇以上。 2.公开出版10万字以上学术专著(译著20万字以上)1部或主编(前两名)公开出版使用的教材1部(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10万字),且在国家级核心、重点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各1篇以上。破格条件: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6篇以上,其中在国家级核心、重点学术刊物上发表各2篇以上,发表的论文被“SCI、ISR、EI、ISIP、国家权威社科检索”等收录1篇以上。

(期刊要求:国家级论文指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国家各部委主管或国家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二、国家级核心期刊指在北京大学编著的《核心期刊目录总览》收录的刊物。 三、国家级重要期刊指发表在以下刊物的文章:(一)SCI、ISR、EI、ISIP收录的学术论文。(二)国务院学位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收录的刊物中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省级论文:指在公开出版发行的高等院校学报、省级各有关部门主管或省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本专业学术文章。)

中小学教师正高级职称:任现职以来出版过或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过独创性的教育教学研究著作或论文。

中小学高级教师资格:任现职以来出版过或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刊物上发表过与任教学科相关的具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研究著作或论文。

吉林省职称评审条件是什么?

职称申报条件:

1.助理工程师: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一年以上。

2.工程师: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五年以上。

申报材料要求:

1.更高学历证书彩色扫描件。

2.身份证彩色扫描件(正反面)。

3.个人详细工作履历。

4.专业论文。

职称制度

职称制度是专业技术人才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是评价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能力的一项主要制度,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人才科学配置和使用的重要依据。

2019年2月,为扩大职称制度改革效能,北京市新修订出台了《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管理办法》,从高校教师分类评价、职称和岗位聘期制、加强职称评审权下放后的监管三个方面,完善高校教师职务聘任的“北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