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的中级职称证书编号是几位
这个没有统一规定吧吉林省中级职称编号规则,职称是各地自己评吉林省中级职称编号规则的吉林省中级职称编号规则,编号不统一。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建筑工程师中级职称证书,注册证书的编号和职称证书上的编号要一样吗(这是评的,不是国家考试的)
这是2个没有关系吉林省中级职称编号规则的证书,是中国特有的2种人才评价制度造成的。
注册证书属于执业资格,编号由住建部编的吉林省中级职称编号规则;中级职称属于技术职称,由人事部门编的,各有各的编号规则,怎么可能一样?
吉林省中级职称编号规则你不是说的造价师注册证书?吉林省中级职称编号规则我以为是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的关系。
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还需要注册?这是吉林省中级职称编号规则你们河南的特例,其它省份从来没听说过,出省就承认你的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不需要另外注册的。
中级职称8,9,10三级是如何确定的
中级职称8,9,10三级是根据各单位各部门所制定吉林省中级职称编号规则的专业技术岗位基本任职条件来确定吉林省中级职称编号规则的吉林省中级职称编号规则,不同单位部门之间会有些区别。
一般常见吉林省中级职称编号规则的确定标准为吉林省中级职称编号规则:8级为中级更高档,相对来说,主要是在中级职称中的骨干优秀成员或者是年资比较长的成员。10级为中级的更低档,主要是刚刚晋升为中级职称中的成员以及工作能力较差或者是工作态度较差的成员。其它的中级职称成员则为9级。
各级具体名额根据本单位或者本部门的实际情况以及上级安排来确定。
吉林省中级职称中三个档怎么进
考核胜出。
吉林省中级职称三个档(十九八),晋升中级职称直接聘为十级,然后满一个聘期,如果单位有空的九级岗位,单位会进行各项工作考评胜出者,可以聘为九级,八级同上 *** 。
中级职称,一般是指博士研究生毕业,经考核可以直接认定为中级。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双学位获得者,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或三年以上,经考核可以认定。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取得助理职称四年以上,经考核可以认定。
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是如何编号的
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号属于财政局里的会计编号之类的吉林省中级职称编号规则,便于管理,也是管理号。也就是会计从业资格证或初级证书上的编号。
一、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在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工作成就。就学术而言。
它具有学衔的性质;就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它具有岗位的性质。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专业技术职称,表明他具有何种学术水平 或从事何种工作岗位,象征着一定的身份。在中国的现状下,职称主要代表社会地位。
有高职称的人享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福利待遇,与实际技能未必有直接关联。职称通过申报、评审,由主管部门授予。
一般认为决定是否授予职称是由主管部门领导决定,评审主要是形式。职称授予 *** 可参见新语丝网站2011年3月4日刊发的《浙江大学有必要公开一下职称评审全过程》一文。
扩展资料吉林省中级职称编号规则:
一、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编号规则:
证书注册号,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按以下顺序编排:
第1位为办学类型代码;第2位为培养层次代码;第3、4位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标代码;第5、6位为地(市)
国标代码;第7、8位为县(区)国标代码;第9、10位为年度代码;第11位为上、下半年考试考次代码;第12至16位为准考证序号代码;第17位为校验代码。
二、评审种类
职称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员级5个级别。其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播音、卫生技术、农业技术、档案、文物博物、图书资料、群众文化、技校教师、经济、会计、统计、审计、工程技术、计划生育、党校教师系列(专业)设5个级别。
高校教师、新闻、科学研究、出版、教练员、翻译、艺术系列、律师、公证系列(专业)设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4个级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专业技术资格
中级职称分为8、9、10级,是如何划分的?
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
第三章 岗位等级
第十三条 根据岗位性质、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分别划分通用的岗位等级。
第十四条 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岗位。
第十五条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
第十六条 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第十七条 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实际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管理权限确定。
第四章 岗位结构比例及等级确定
第十八条 根据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实行不同的岗位类别结构比例控制。
第十九条 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实行更高等级控制和结构比例控制。
第二十条 管理岗位的更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第二十一条 专业技术岗位的更高等级和结构比例(包括高级、中级、初级之间的结构比例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内部各等级之间的比例)按照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
第二十二条 工勤技能岗位的更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第二十三条 特设岗位的设置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按程序报地区或设区的市以上 *** 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扩展资料
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1、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即由高到低分为一至七级,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由高到低分为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由高到低分为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暂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有关规定执行。
2、专业技术岗位的更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确定。
3、专业技术岗位的更高等级设置,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区分正副高的,省属事业单位原则上可设至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省辖市、县属事业单位原则上可设至专业技术三级岗位。
4、省辖市、县属事业单位确需设置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聘用享有盛誉、业内公认,贡献突出,且符合任职条件的专家、学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经省辖市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
5、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为1:3:6。
6、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工作性质和专业技术工作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专业技术岗位的主系列岗位,其他需要设置的专业技术岗位为辅系列岗位。辅系列岗位的等级设置一般应低于主系列岗位的等级。
7、专业技术岗位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国家和各省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专业技术二级、三级、四级岗位原则上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五级、六级、七级岗位原则上应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八级、九级、十级岗位原则上应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十一级、十二级、十三级岗位原则上应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8、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必须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
9、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具体任职条件,由主管部门或事业单位,按照本实施意见及行业指导意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10、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其人员的确定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1、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由各省实行总量控制和管理。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任职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对科学技术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并创造出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2)国家、省级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领域或行业的学术技术领军人物,省级以上重点学科、研究室、实验室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3)其他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业内公认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 *** 网-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专业技术岗位等级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