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财政厅处级领导名单
截至2020年5月吉林市人社局职称处处长,吉林省财政厅处级领导名单具体如下吉林市人社局职称处处长: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立东
王立东,男,汉族,1964 年1月生,吉林梨树人,1988年10月加入中国 *** ,1984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历任吉林省地方税务局计划财务管理处副处长,个人所得税处处长,计划统计处处长,通化市地方税务局局长、党组书记,吉林省地方税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2、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慧群
王慧群,男,1964年9月生,汉族, *** 党员,1987年7月参加工作,吉林大学世界经济专业毕业,经济学硕士。历任吉林省财政厅人事教育处副处长、处长,行政政法处处长,办公室主任,副巡视员。
3、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张宝政
张宝政,男,1962年10月生,汉族, *** 党员,1982年9月参加工作,东北师范大学财政学专业毕业,经济学硕士。历任省财政厅基本建设处副处长,文教行政处副处长,行政政法处副处长,办公室主任,行政政法处处长,预算处处长,副巡视员,副厅长。
4、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志林
张志林,男,1968年4月生,汉族, *** 党员,1990年7月参加工作,吉林大学政治学专业毕业,法学博士。历任省财政厅办公室副主任,省 *** 办公厅助理调研员、秘书处正处级秘书,省财政厅社会保障处副处长(正处级)、内部审计处处长、办公室主任、副巡视员。
5、省财政厅党组成员、省纪委驻省财政厅纪检监察组组长:于战水
于战水,男,1972年10月生,汉族, *** 党员,1996年7月参加工作,吉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公共管理硕士毕业,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
历任省纪委纪检监察四室副主任,省纪委第六纪检监察室副主任,省纪委驻省高级人民法院纪检组副组长,省纪委监委驻省高级人民法院纪检监察组副组长。
参考资料来源:吉林省财政厅-领导简介
人事处处长权力大吗?处长的权力大吗?
人事处处长权力大。人事处处长就是管理本单位所有劳动人力资源和组织干部的部门。
科级单位就叫人事部,处级单位是人事科,副厅级单位以上就是人事处,地市级城市下辖就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级下辖的就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人事处处长职责:
1、主持人事处的全面工作。
2、定期召 *** 议,研究、讨论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并作出决定。
3、及时检查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对本处干部进行考察、培养。
4、负责文字材料、统计报表的审签,掌管处财务。
5、定期向校领导汇报工作,通报人事工作的有关信息,拟订有关政策供党委决策。
6、保持与上级部门的联系,负责协调与校内外有关部门的关系。
7、搞好调查研究,接待和处理来信来访。
8、完成校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省厅周春华处长一行来我校检查指导工作
8月9日下午,省人社厅职建处处长周春华、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专技七级主任王延诚,市人社局副局长伍晓松、职建科科长刘堂福、科员杨婷来我校检查指导“两后生”技能培训工作。县人社局局长陈敬华、就业局局长周少鹏,校领导汪国华、吴文婕、吴远勤、陈世荣、刘斌全程接待陪同。
省市领导一行一下车,就被学校雄伟的大门“震住了”。周处长是之一次来我校新校区,对于学校能有这样磅礴的气势、优美的环境更是连连称赞!在汪局长的介绍指引下,领导们一行来到行政楼三楼会议室。
首先是汪局长代表学校向省市领导汇报“两后生”技能培训工作。周处长边听边就一些工作细节、具体数据提出问题,王主任则边听边翻阅查看我校“两后生”台账资料。刘斌、邹小洲等同志不时在旁回答问题,解释材料。陈局长接着代表县人社局讲话。他说,县局一直非常重视“两后生”工作,今后会再次下乡调查核实,尽快锁定107人“两后生”名单,认真做好相关台账资料,再次提高思想认识,决战决胜做好“两后生”技能培训这一重要扶贫工作。周处长最后总结道:“两后生”技能培训是国家一项重要技能扶贫工作,你们一定要首先弄透政策,知会步骤,完善细节,扎扎实实做好该项工作。学校目前虽然存在诸多困难,但省厅市局都不会放弃你们,你们大家一定要把握住机会,齐心协力,迎难而上,争取在新时期创造新辉煌,创建起黄石市之一所 *** 学院!
会后,周处长主动提出去实地查看一户参加过技能培训的“两后生”家庭。轻车简从,走访队伍直接来到陶港镇王桥村刘富豪家中。恰好刘妈妈在家,王主任仔细询问了刘富豪参加“技能培训”的情况,当了解到其目前因耳聋存在入学难问题后,王主任、伍局长、陈局长皆表态一定想方设法,动用人社系统政策、资源为其解决难题,并嘱咐其增强信心,笑对生活。
回来后,省市领导一行在学校食堂简单食用工作餐。就餐前,周处长惊叹留连于生活区大气的布局,宜人的景观。食堂前喷泉开出美丽的水花,领导们于喷泉前交流、思考着学校灿烂的前程。
社保局科长、处长,各关系是什么,更高的官叫什么?
干部级别
一级干部:政治局常委 国家主席、副主席 委员长 总理 军委主席 政协主席
二级干部:政治局成员 书记处成员 副委员长 副总理 国务委员 军委副主席 政协副主席 更高法院院长 更高检察院检察长
三级干部:部长 部党组书记 省委书记 省长 省人大主任 省政协主席 俗称省部级
四级干部:副部级 副省级
五级干部:司长 厅长 地级市长 俗称司局级
六级干部:副厅级 副市级
七级干部:处长 市局长 县长 俗称县处级
八级干部:副处级 副县级
九级干部:科长 市处长 县局长 乡镇长 俗称科级
十级干部:科员 股长 乡镇助理 俗称股级
十一级干部:县以下公务员
一般情况下,干部的职务和级别是相对应的,比如某县的正县长就是县处级。但也有例外,某县正县长的职务是县长,但他可能是副市级。
总之,干部的级别和职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好象职务和职称是两回事儿一个道理。
按职务:
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的对应关系
领导职务 非领导职务
司(厅)长 巡视员
副司(厅)长 助理巡视员
处(县)长 调研员
副处(县)长 助理调研员
科(乡)长 主任科员
副科(乡)长 副主任科员
科员
办事员
非领导职务和领导职务一样,既有任职资格条件的规定,又有严格的数额限制。
按级别:
领导职务 总 理 1 1
副总理 国务委员 2 2-3
部级正职 省级正职 3 3-4
部级副职 省级副职 4 4-5
司级正职 厅级正职 5 5-7
司级副职 厅级副职 6 6-8
处级正职 县级正职 7 7-10
处级副职 县级副职 8 8-11
科级正职 乡级正职 9 9-12
科级副职 乡级副职 10 9-13
非领导职务 巡视员 5 5-7
助理巡视员 6 6-8
调研员 7 7-10
助理调研员 8 8-11
主任科员 9 9-12
副主任科员 10 9-13
科员 11 9-14
办事员 12 10-15
附:执行公务员制度与参照管理的党的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
一级中央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
二至三级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纪委书记;
三至四级中央各部部长,省(自治区、直辖市)委书记,中纪委副书记;
四至五级中央各部副部长,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副书记、常委,中纪委常委,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书记;
五至七级中央各部局长,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各部部长,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委书记,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副书记,巡视员;
六至八级中央各部副局长,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各部副部长,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委副书记,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常委,助理巡视员;
七至十级处长,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委各部部长,县(市、旗、省辖市的区)委书记,调研员;
八至十一级副处长,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委各部副部长,县(市、旗、省辖市的区)委副书记,助理调研员;
九至十二级科长,乡(镇)党委书记,主任科员;
九至十三级副科长,乡(镇)党委副书记,副主任科员;
九至十四级科员,干事;
十至十五级办事员
其它参照管理机关的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按各有关实施方案的规定执行。
===========================================================
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 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
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
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 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
各副省级市 *** 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
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
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
各副省级市 *** 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
各地级市 *** 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
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
注:以上为高级干部
副厅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
)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 *** 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
各地级市 *** 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
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
正处级干部(县团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 *** 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 *** 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
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
副处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 *** 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
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
正科级、副科级,科员略.
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 *** 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
*** 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如张家港市市长为正处级干
部,若为苏州市市委常委,则为副厅级干部按例,高级干部在60或65岁以后往往调往相应级别的人大、政协担任领导职务,俗称“退居二线”
===========================================================
· 我国干部级别划分(以 *** 和军队为例,不含党委、人大、政协)
国家级:
国务院总理(一级)
国务院副总理(二级)
国务院常委(三级)
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 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
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
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 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
各副省级市 *** 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
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
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
各副省级市 *** 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
各地级市 *** 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
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
注:以上为高级干部
副厅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 *** 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
各地级市 *** 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
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
正处级干部(县团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 *** 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 *** 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
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
副处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 *** 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
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
正科级、副科级干部略
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 *** 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
*** 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如张家港市市长为正处级干部,若为苏州市市委常委,则为副厅级干部
按例,高级干部在60或65岁以后往往调往相应级别的人大、政协担任领导职务,俗称“退居二线”
正省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巡抚与布政使,为从二品
副省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按察使,为正三品
正厅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知府,为从四品
副厅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同知,为正五品
正处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知县,为正七品
副处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县丞,为正八品
吉林省人社厅职称公示名单
职称公示查询可以到当地吉林市人社局职称处处长的人社局网站进行查询。职称评审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人吉林市人社局职称处处长,副主任委员一至三人。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不少于二十五人吉林市人社局职称处处长,按专业组建的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不少于十一人。根据需要吉林市人社局职称处处长,可按学科或专业组成若干评议组。评议组负责初审和评议工作,有推荐、建议权,但不是一级评审组织。不设评议组的,由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分工负责初审和评议工作。
《职称评审管理规定》
第八条
职称评审委员会实行核准备案制度。其中,各地区组建的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报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准备案吉林市人社局职称处处长;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组建的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核准备案。中、初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核准备案具体办法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另行制定。
职称评审委员会备案有效期不超过3年,有效期满要重新备案。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