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的介绍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联)是吉林省人民 *** 直属的、全省唯一的社会科学综合性研究机构,是全省社会科学工作者之家,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教育培训的阵地和摇篮, 是全国地方社科院中历史较悠久、学科较齐全、科研力量较雄厚的科研单位之一。

微信号:ctkjcq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张松如是谁

张松如 张松如,笔名公木。著名诗人。教授。1910年生于直隶束鹿(今河北辛集)。1928年春,入北平师范大学学习。北平师范大学肄业。1930年春, 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从事“左联”、 “中国社会科学联盟”及“左翼教师联盟”工作。1938年秋加入中国 *** 。1929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38年到延安,历任抗大教员、军委直属队政治部文艺室主任、鲁艺文学院教员,《部队文艺》主编。1945年9月到东北,任 *** 本溪市委宣传部部长。 历任东北大学教育长、教育学院院长,吉林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文联委员暨吉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暨吉林分会主席,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暨《社会科学战线》副主编,中国 *** 文艺思想研究会会长,吉林省文联名誉主席。

建国后,历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副教务长,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副所长、所长,吉林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副校长,中国作协吉林分会第三、四届主席。1946年02月—1946年09月期间担任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著有诗集《哈喽·胡子》、《十里盐湾》、《公木诗选》、《中华人民共和国颂歌》、《崩溃》、《我爱——自选诗集》,专著《漫谈诗歌创作》、《诗要用形象思维》、《 *** 诗词鉴赏》、《第三自然界概说》、《中国文字学概论》、《诗论》,歌词《八路军进行曲》、《八路军军歌》、《中华人民共和国颂歌》等。《老子校读》获1988年吉林省社科哲学成果特等奖、1995年国家教委二等奖,专著《中国诗歌史论》获1992年国家教委优秀奖,其作品还获《长白山》文艺特别成就奖、吉林省第五届《长白山》文艺英才奖等。其他主要作品:《公木诗选》、《中国诗歌史论》、《 *** 诗词研究》等。

原名张永年,又名张松甫,现名张松如,笔名有公木、木农等。1910年农历5月15日出生在今辛集市北孟家庄村一个农民家庭里,河北正定中学毕业。 他秉赋聪颖,正直好学,家庭和学校给了他良好的影响,青年时期的他受到爱国思想的感染熏陶,开始追求广阔而有意义的人生,也是这条大道上的奋进者。1928年后,公木进北平大学之一师范学院学习时便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办刊物、搞暴动,又加入左联,所以两次被 *** 反动 *** 逮捕入狱。公木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教育家。他在《公木诗选》后记中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诗”。他以惊人的毅力从《千家诗》学起,酷爱唐诗宋词,在漫长的学者之途当中,边学习边创作,终于打下了广泛的古典文学和语言学的坚实基础。曾主编《部队文艺》等,源源不断地在各地诗文报刊上发表诗作及论文等。鲁迅的文学学风和蒋光慈等人的诗作成为他一生奋斗学习的楷模。他以清新、质朴的格调热情歌颂农民的觉醒,广大群众获得解放的兴奋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之情。不仅如此,他还在培养一代新人的路途上呕心沥血,当今一代新诗人邵燕祥、张志民、流沙河、未央、雁翼等都尊敬地称公木为老师。应该说公木为年青人留下了很多很多。诗人公木的成功词作《中国人民 *** 军歌》更是不可不提的,这首“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作曲家郑律成谱曲后便犹如插上了翅膀,当年,它带着高昂、激越的旋律自由地翱翔在根据地,萦绕在清凉的上空。50多年来,这首歌曲激励一代中国人民 *** 战士战斗、成长、夺取胜利。在举世闻名的歌曲《东方红》的诞生和定稿发表中,公木也倾注了一腔心血。公木确确实实是“以歌作为工具的宣传家”。公木的诗、词、文学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很多,人们也从他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公木历任吉林大学中文系主任、吉林大学副校长等职。多年来把丰富知识和满腔心血投入教育事业,培养了一代代学子,受到人们的崇敬和爱戴。于1998年10月30日在长春病逝,享年88岁。

[吉林省]吉林省社科院职称,吉林省社科院职称面试

吉林省人社厅职称评定是什么?

吉林省人社厅职称评定《吉林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

第十六条 申报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符合相应系列或专业、相应级别职称评审条件。

1、申报人应当为本单位在职的专业技术人才,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已办结离退休手续人员不得申报参加职称评审。

2、申报人员受到记过以上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不得申报参加职称评审。

3、“以考代评”“考评结合”按照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规定执行,考试成绩合格即取得相应职称资格。

4、自由职业者、离岗创业人员按有关规定申报职称。

5、职称申报不与申报人人事档案存放机构挂钩。

第十八条 申报人一般应当按照职称层级逐级申报职称评审。特殊专业技术人才可适当倾斜。

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以直接申报高级职称评审。

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侧重考察其实际工作业绩,适当放宽学历和任职年限要求。

第十九条 专业技术人员应加强继续教育学习经历,完成规定的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的学时。

第二十条 推进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有效衔接,鼓励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